12月26日这天,赶到韶山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“福寿面”,表达对毛主席的浓浓思念和深切缅怀,成为了众多游客和韶山市民的约定俗成。
韶山村村部
26日早上6点,天还未亮,韶山村村部大楼前坪灯火通明,几十张桌椅整齐地摆放着。热情的乡亲们正紧张地忙碌着,熟练地做臊子、下面条。一旁,特意赶来吃“福寿面”的人们排起了长龙,有序入场。伴随着汤底的清香,一口热气腾腾的面条吃在嘴里,暖在心头。
毛家饭店
在毛家饭店,年过9旬的汤瑞仁老奶奶今天起了个大早。她精神状态极好,胸口挂着各种奖章奖牌。在餐厅内,她亲切地招呼来吃“福寿面”的游客和市民,让大家吃好喝好。
武汉游客胡建华说:“每年到毛主席的诞辰都会来纪念缅怀毛主席。喝水不忘挖井人,要时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?!?/span>
江西南昌的游客钱克告诉记者,他非常崇敬毛主席,今天特意来到毛主席家乡缅怀毛主席,他感到很激动。全国人民能过上幸福的生活、美好的生活,不能忘记毛主席给大家带来的恩情。
韶山游客换乘中心
在韶山游客换乘中心,工作人员从25日晚上十点到26日凌晨两点就开始为来韶游客和市民提供“福寿面”。共准备了面条1.4吨,170名工作人员全程提供服务。
清溪镇村民欧伟说:“今天带了小孩一起来纪念毛主席,刚刚他问我:‘妈妈,为什么等了这么久就吃了这一碗面?’,我告诉他,这就是一种情怀,是大家缅怀主席的方式?!?/span>
据了解,吃“福寿面”起源于毛主席家乡所在的村——韶山村。毛主席逝世后,为了纪念这位伟人,村民在主席寿辰这一天自发地聚在一起,架锅烧水,煮一碗长长的寿面,寄托对主席的思念。渐渐地,在主席诞辰日吃“福寿面”演变成了韶山的一种民间风俗,也被广大游客传播开来。(稿件来源:韶山文明网 程帆 通讯员:余拙 董添雄 张燕 黄亮 成瑶 王无冕 胡曦 张楚红)